我的童年与矿石收音机(七)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在进入1968年后的3月1日,以“踢派”为绝对主体成份的新的徐州市革命委员会成立了。
在新的革命委员会成立的前夜,我一直在原徐州市委大院(即将成为新的革命委员会的大院)内和其他人,在几辆广播车上安装广播设备。那时没有半导体广播设备,全是电子管广播设备,每台车上都配有一台汽油发电机。这样,我又学会了汽油发电机的操作。整个安装过程,可以说是忙乎了一整夜,我是彻底未眠。
第二天,天还没亮时,我们的几台广播车,又开往了徐州体育场,为即将诞生的徐州市革命委员会而呐喊。
我所在的广播车是排在游行队伍较前面的,这应该是属于广播指挥车。车上有我、团市委的小何大哥、淮塔纪念馆的讲解员李金霞(大概是这名)大姐和她的一位同事大姐,还有一位年龄较大些的男性,他的脖子上挂着一个铜哨子。看模样,象是个指挥的人。
我们的广播车上装了四只25W的高音喇叭,分别装在车的四角。我和李大姐分别为男女声广播员。录音机广播的内容分别是“徐州市革命委员会成立通告”和“徐州市革命委员会成立致毛主席的致敬电”。在录音机倒带等待重播期间,我和李大姐再分别口播以上内容。广播车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带领游行队伍呼喊口号。
待到我们回到新成立的徐州市革命委员会的大院(原徐州市委大院)时,已是快到中午了。我困得只想回家睡觉,也不顾他们让我上食堂去吃中午饭。
回到家后,我一觉睡到第二天的中午,朦胧中好象吃了一点饭,我母亲不让我吃多,怕我窝了食。
新的徐州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后,我也基本上算是“失业待岗”了。
我曾在徐州市革命委员会的大院里的北楼一楼,一个很大的房间内有个“办公桌”。那里有至少十个或八个人在一起办公,角落里空着一张办公桌,我常坐在那里看无线电书和毛主席的书,他们就戏称为我的办公桌了。当然,我在那里也不是闲坐办公桌的,很多时间也是要去徐州市革命委员会的一些主要领导或一些常委那里去送或拿回文件的,有时也会去各个办事组去送或拿文件的。
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直到1973年,在这五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基本上是处于“无业”状态。
在1968年4月份至9月份,我还比较能常去徐州市革命委员会北楼“办公”。我除了看书外,还有就是在各个办公室乱窜,俨然是个视察的“领导”。从七、八月份开始,徐州市革命委员会的“群众领导”,陆续都去北京参加“中央办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徐海班”学习去了。徐州市革命委员会基本上被架空了,很多军人就在这里进出或办公了,我也不能象以前那样有“办公桌”了,也不太能随意进入徐州市革命委员会的大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