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骤冷,早上出门像打开冰库一样。虽说是暮秋,却感觉是隆冬了。晚饭后,屏幕前坐下,回头一看,电扇还搁在身后。看着颜色掉落后露出风化的铝板风叶,以及锈迹斑斑的叶罩,心想,这东西今年的历史使命完成了,于是把它拎到阁楼上。回来又坐下,觉得六平方米的空间氛围有些异样,好像每天连接人生的重要物事少了什么。
就是这台电扇,用了35年凯灵牌电扇,它不仅是留存时间最长的家电,也是我家活得最久的电器,并且继续活下去。我惊奇它怎么不死,居然在每年的七月流火中还记得它。整个夏天,它不仅在家转着,在我当年谋生的小书店转着,在录像出租店转着,在游戏机前转,在台球房转着,一天二十小时,甩着头疯狂地转着。我曾经想把它转死,赶快换新,可家中挂壁式的风扇换了四五台,它就转不死。一直陪到我到山上,它仍在我身后转,似乎越转越灵,越转越近。
那是1978年,三中全会开了,十几大我忘了,可不是十八大,反正九州大地逢三中全会都有大举动。那时是9寸黑白电视升级到12寸的科学春天,在这样一个标志年代,一家舟山最吃香的企业——4806工厂率先生产军转民产品,仗着有国防高科技,推出一款台式电扇,名为凯灵牌,居说是“凯灵凯灵,一开就灵”,其标牌也是“OK”的组合。可惜的是,这句挺有创意的话只在对渔农村广播电台上喊过几次,竟没有成为城市小资的品牌广告语,但舟山人民还是把凯灵牌标志为凯歌高奏,灵光闪闪时代的到来。尽管没有电视广告,但凯灵电扇仍是人尽皆知的自主产品,成为舟山的骄傲。
朋友的妹妹刚好在凯灵工作,便向我推介,说这是军转民产品,可靠,机芯是进口的,不会发热。我连说好好。在摇蒲扇用以驱热赶蚊的时代,家中进口一个电器就是小康的到来。朋友妹妹就以一块上海牌手表的内部价替我买下这难得的大件,抱着它亲自送上门。那正好是我调定海工作的第一个年头,同处商业局一个办公室的第一个搭档同事,名字就叫凯灵,与凯灵姑娘相处竟也一直善始善终。
于是,凯灵牌电扇便成了家庭的一员,它是除了电灯以外,第一个在家中要用电的现代化设备,它也标志着我家进入机械化或叫自动化时代。于是步步为营,电视机、电热毯、电吹风……但这一切,都不及凯灵牌电扇具有的里程碑意义。
我有幸成为第一代凯灵牌用户,每年冷空气袭来时,就拆卸它,用尼龙纸分别包装起来,风罩擦得铮亮,全身涂上菜油以防生锈,甚至把油注到凯灵牌每个小洞洞里面,以免干涸,以至有一次加油太多,底部滴漏不止。
后来有了凯灵二代、凯灵三代四代……看到开关罩了有机玻璃,感觉按钮有了保护,更保鲜也更耐久了;发现拖在电扇后面转动的尾巴线没了,知道科技又有了进步;更不可思议的是,可随意在风罩上扳动风扇头来调级高低,改变了外置的手动固定钮,觉得电扇进入了人性化时代。我虽然一次次惊奇与羡慕,可也不会像如今对付升级版手机一样不断去更新换代。朋友安慰说,使劲用,用坏早点换,内部价。
可这么一用,居然用了35年,内部价早已是无货无价。
凯灵牌电扇曾进驻上海一百公司,4806厂以此为鼓舞,军转民产品进一步扩大,后来干脆就把修造军舰的国防工厂唤作凯灵船厂,算是军用企业深化改革的榜样。那个时候凯灵厂的新船下水,如采纳凯灵凯灵,一开就灵,便如同今天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了。
友人陈国安曾在凯灵厂工作,弃工从文后,每次来我家看到凉风袭来处的这台电扇,一再感叹,你家的电扇没有声音,质量好。有一次来聚餐时,见已是锈迹点点的电扇还在转动,端起酒杯说,酒是陈的香,东西是老的好。我说,朋友也是老的好呀。可国安老朋友还是走得比凯灵早。
在我的印象中,凯灵牌电扇成为舟山的骄傲后,接着有跟风作品佛顶山牌电扇出世,尽管友人孙武军贡献了一句“清风来自佛顶山”广告语,还是比不过凯灵牌的民间口碑。后来又有了海山牌电动剃须刀、岱山葡萄酒……这些“山”系列的舟山自主产品都很辉煌,占尽上世纪三中全会后的风光,可以说是舟山产品创作丰收的时代。可惜有“山”还是不灵,到了九十年代一个接一个消亡了,凯灵牌电风扇也成为人们的记忆,但“凯灵”一直延用至今。
该主题于 2025-09-16 09:47:03 被 听中波 执行【编辑】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