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主题
全部
灌水
玩晒
资源
HAM
二手
汽车
股市
待定
DIY
版务
返回 [灌水]
0
分享
回帖
忆苦思甜
小清河
PM
26
25-09-10 10:57
本文无内容
举报
举报主题
确认举报
相关跟贴
1991年北京市民的“粮本”
(100字)
隔壁老王
2025-09-09 18:11
阅读:145
回复:21
0
91年核发的粮本儿,那会儿就有议价粮食可以买,粮本儿的用处不大了。 六七十年代粮本儿就是一家的命根子,买米买面打油全凭他,粗粮细粮搭配,白面,棒子面儿,大米,小米,甚至绿豆都有定额供应,大米质量很差,一股子霉味儿。好在我们军需单位有自己的农场,每年每个职工发给50斤自产大米,是很好的大米,我家能发100斤。每年发大米都有丢失大米票的,丢了票的能把人急死,五厘米见方的一块小纸条,盖着公章,丢了只能认倒霉,捡了票的也不会上交,那会儿人们真可怜。我家对门大婶老家户口农转非,带着三个孩子没收入,夏收季节就去老乡的地里捡麦穗,每年能捡上百斤麦子,秋季捡玉米,冬季发放大白菜,他们就捡白菜帮子存起来吃一冬,日子过得苦。 我家条件不错,姐姐在老家跟姥姥姥爷上学,爹妈身边就我自己,每月爹妈收入110元,寄家养老人之外剩余也就几十元生活用……家家过的紧巴巴的。
(0字)
铁蛋
2025-09-10 10:51
阅读:42
0
那会儿在粮店当主任会计的,油水儿不少 。商店主任,菜店主任也是肥差事,家里不缺吃的。前几天一个小兄弟聊天感慨道:对门王姨是菜店会计,人家三天两头炒肉菜 ,就没见人家吃不好的菜,都是新鲜水灵的菜…… 。 菜店的女主任每天下班把分包好的菜骑着自行车给厂领导送到家里,孩子成人后上班,各个都分好工作,又轻松又收入好。
(0字)
铁蛋
2025-09-10 10:57
阅读:31
0
那时候供销社的是肥差,家里啥都不缺
(0字)
twsg
2025-09-11 11:34
阅读:14
0
天曉得現在還有人要恢復供銷社制度,嫌拿得還太少!
(0字)
longshort
2025-09-11 12:54
阅读:11
0
93年一过春节就废止粮油供应了
(0字)
小清河
2025-09-10 11:00
阅读:27
0
话说那锦州马腚,在广坛炫耀他家里的优越:三年灾害期间,他们家顿顿有米,餐餐有肉,吃不了的要么喂狗,要么周济他的穷亲戚,,,,遥想当年,鼠童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弄得饿殍满地,村里死了人,男劳力都没力气抬棺,都是妇女抬,有的穷苦人家,死了之后,连张席都没有卷,直接扔到坡里,让野狗吃了,,,,,,,马腚如此高调炫耀,这不是拉阶级仇恨吗?
(0字)
小清河
2025-09-10 11:10
阅读:36
0
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 推翻万恶的旧社会,打到土豪 ~~~~~~~
(0字)
铁蛋
2025-09-10 11:14
阅读:25
0
我有一发小,他爷爷是县里屠宰场上班,反正人家家里老有肉吃……
(0字)
铁蛋
2025-09-10 11:18
阅读:27
0
食堂,粮店,还有供销,,,牛逼大了,,,,但也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我村就有这么一位老支书,看到社员的生活惨状,嚎啕大哭,可惜命不长,早早就死了,,,,不过人家儿子挺争气的,参军,入党,提干,,,,,,
(0字)
小清河
2025-09-10 11:24
阅读:31
0
忆苦思甜
(0字)
小清河
2025-09-10 10:57
阅读:26
0
我小时候不傻,经常上台演样板戏,厂子里的大人门都认识我,小嘴儿甜,见了大人就叫姨叫大爷、叫掰掰,招人待见。买菜买肉都是我去,那会我是七八岁的孩子,提着书包买菜,那会儿大孩子们不排队,乱挤,跟他妈打仗似的拼命,我就一旁等着,瞅准时机叫售货员:姨 ~~我挤不动他们,您给我腰一份吧 。人家售货员就给我装好一份,每每都能买回来,一院子邻居赞叹不已 。卖肉的叫掰掰,一样买最肥的肉(那会儿有本事的买肥肉,能炼油)
(0字)
铁蛋
2025-09-10 11:24
阅读:29
0
那你是够机灵的
(0字)
小清河
2025-09-10 11:25
阅读:26
0
其实人家也是可怜小孩子,家里双职工上班,小小年纪买菜买肉做家务,不容易 ,有的售货员好心眼儿 ! 我老爹是电工大班长,事后见面谢谢人家照顾小孩儿,谁家没个灯坏了线坏了的时候,我爹也帮他们。一来二去,就顺水人情了 。
(0字)
铁蛋
2025-09-10 11:38
阅读:31
0
你这个就像小兵张里面说快板唱的那样,哎,冬天热夏天凉,见了老婆叫大娘,别看铁蛋年龄小,差点扮演杨子荣
(0字)
昔日重来
2025-09-10 19:07
阅读:24
0
我当年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上台演杨子荣打虎上山,参加过后勤部的文艺调演。
(0字)
铁蛋
2025-09-10 20:29
阅读:21
0
现在网上还有好多天天怀念那个时候的。
(0字)
一鱼
2025-09-10 17:59
阅读:21
0
这主要是当时的高层失误。如果当时实施每5年发证,每5年不发证,这样循环历时30年必然会有答案。
(0字)
严峻
2025-09-11 12:30
阅读:10
0
当初取消票证时都收回了,您这是怎么留下来的。
(0字)
尼摩船长
2025-09-10 22:14
阅读:23
0
回复
请先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友情链接:
文字工具集
迟钝小站
900网站导航
365